引言
1983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门外走来了几位重要的游客。
一行人步入展厅后依次参观,走在人群最前面的那位三十出头的青年男子操着一口京片子谈笑风生,显然充当了此行的向导。
他叫许化迟,这天他是陪同何厚镗的夫人及其随从一行来到历史博物馆参观的。
博物馆方面接到通知后,对于何夫人一行很是重视,事先安排了三名工作人员陪同。
在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交谈期间,许化迟听说博物馆近期正在出售一批书画,其中不乏佳作,顿时提起了兴趣。
参观结束后,许化迟作为陪同人员不方便留下来,打定主意第二天再来看画。等待的煎熬让许化迟一夜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一早,他带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早早地出现在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售卖的这批书画有近万件作品,此前已经有很多人来洽谈过,都没有成功。
再好的作品也要有人能欣赏它们,懂得它们的价值。
有些不出名的画家作品,哪怕只卖5元也无人问津。
也有一些意向买主识货,想买下一些收藏,奈何囊中拮据。
80年代末,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一般人家的生活水平还停留在温饱线上。
许化迟的父亲是国画大师许麟庐,家学渊源,许化迟自小耳濡目染,并受到多位名师教导,早已具有超过同的鉴赏力。
他一提到父亲的名字,博物馆的那位负责接洽的科长就知道此事有戏——对方是个懂行的,肯定不会入宝山空手而返。
不出这位科长所料,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许化迟从早到晚都耗在了博物馆的库房内。
经过他仔细查看,这批被公开出售的画作里不乏名家作品,也有名声不显但技艺高超的大量佳作。
当年,三十一岁的许化迟的家庭条件虽然比一般人家略为宽裕,但要耗巨资买下这批多达9000件的书画作品,还是力有未逮。
然而,这就好比一个贪杯的老酒虫遇到了百年陈酿却无法品尝,许化迟的心中就像有一只野猫一直在抓挠。
任何圈子往往很小,一旦有了什么重要消息,不出三天大家一准都会知道,更何况是这么一大批书画。
很多人都知道了许化迟要出资买下这批东西,大家对此褒贬不一。
有朋友劝说许化迟量力而行,毕竟20万在那个万元即可称富翁的年代几近天文数字。
也有人挖苦说他“疯了”“被忽悠了,少不更事”,也有人说他“中毒”已深。然而,许化迟打定了主意拿下这批字画。
为了筹钱,他变卖名下的房产、家具,所有能淘换现金的物件都拿去抵押、变卖了。
那段日子,他四处奔走、东挪西借,终于如期凑够了20余万元完成了交易,将这批书画作品买下。
……
近40年过去了,当年身姿英挺的大好青年如今也已步入古稀之年,他的名气和地位也早已不是当初可比。
撇开其自身艺术成就和贡献不谈,仅仅是他当年买下的某些作品,单件价格就估值上亿元。
“九哥”之名早已在圈内人人皆知,而他一举买下9000件作品的旧事也已成为业界传奇,成为许化迟最广为人知的故事。
那么,作为一家国字号的历史博物馆,当时为什么要售出这么一批近代作品?
许化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还有哪些传奇故事?
01 当时的背景
在有些人眼里,许化迟买下这批作品是捡了个大“漏”。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句话没有错:那么在当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为什么会出售这一批作品?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而1983年正处于其初级阶段,国内经济环境并未取得根本改善,亟待发展的地方太多。
而文化方面的建设显然更要落后于与吃饭穿衣直接相关的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后的第二年,历史博物馆与时俱进,成立了用来接待外宾的“服务部”。
然而,由于有关部门拨款很少,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经费紧张,这个外宾服务部也面临同样的尴尬处境。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博物馆的管理层多次召开内部会议进行讨论。
最后,他们想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将库存的部分近、当代书画作品售出,虽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也可以大大缓解。
此次出售虽然是公开进行的,但博物馆方面毕竟没有刻意大肆宣扬——此事毕竟不适合大张旗鼓举行。
许化迟正是在参观时从工作人员那里偶然得知这个消息的。假如当时公开拍卖,相信会有更多爱画者或眼光独到之士赶来参与。
因此要说他是“捡漏”,也勉强说得过去。
02 师出名门
许化迟的父亲是当代著名国画家许麟庐(齐白石的亲传弟子)。
许麟庐从艺超过一个甲子,他博采众长,大胆吸收并运用了很多来自民间的艺术技法,并将京剧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蜚声国内外。
许化迟家中行四,他的三哥许化夷是有名的画家,撰有《中国画花鸟鱼虫绘画大全》一书。
因为许家的堂兄弟中许化迟排行第九,黄永玉大师私下里叫他“小九”,朋友们叫他“九哥”,同行们尊称他“九爷”。
小的时候,许化迟总是待在父亲的“和平画店”内。
和平画店是许麟庐先生以画会友的雅集之所,很多业界名人将作品寄存、展览在此。
许化迟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对此道生出了浓厚兴趣。
高超的艺术鉴赏力不会凭空而来,必然要自己有相应的艺术素养才能融会贯通,练就“火眼金睛”。
和平画店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刘海粟、陆俨少、黄永玉等名人在此聚集,遇到敏而好学的许化迟顿起爱才之心。
无论岁月如何更迭,这间画店内从不缺少大师的身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971年,许化迟拜在胡爽庵先生座下正式开始学艺。
数年内,从学习、模仿开始,许化迟逐渐得到了胡先生的真传。
许化迟的鉴赏和收藏系统知识多得益来自于文博大家张伯驹、王世襄的引导和指点。
理论与实践从来都是缺一不可,而他不缺实践的机会。
许化迟一度疯狂迷恋旧式宫廷家具,并持续多年,从而成为古代家具收藏的先行者之一。
90年代初,许化迟一度移居香港。
1983年那次返京,他作为京城土著受邀陪同何夫人参观,不想偶然遇到了历史博物馆正在出售那批字画,于是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那么,这批书画到底有哪些大家的作品呢?其为什么动辄轻松破亿?
03 被“捡漏”的天价画作
现在看来,在许化迟以“债台高筑”为代价买下的这批珍贵书画里,不乏名家作品,有齐白石、张大千的,也有黄宾虹、傅抱石的。
为了生活,卖画换钱是常有的事,所得多则二三十,少则几元。一些名家在当时也并没有后世那样大名鼎鼎。
笔者认为,许化迟斥资20余万买下这批作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艺术家也要吃饭,在那个物资很是匮乏的年代里,这些靠艺术吃饭的画家们日子并没有过得很轻松。
艺术家们往往极度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而并不具备其他有效的谋生手段,常常被生活扼住脖子,有些人甚至穷困潦倒到要依靠亲友接济。
在旧时代里,在常人眼里,“艺术家”这个词往往意味着十指不沾阳春水,是另类的典型。
如果有谁被称作“艺术家”,这里面或许还有“不务正业”的讽刺意味。
20余万在当年已经是一笔天价了,应该相当于现在的两亿。
要知道,那个年代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也就几十元,而在大部分乡村,谁家要是有一万元现金就可以进入当地“富豪榜”了。
物质条件决定了衣食住行,当然也决定了人们的文娱休闲生活,普通人是不会花这样的“闲钱”去买一副不能吃不能喝的画作的。
他熟识很多为艺术献身一辈子的前辈老师,因而深深明白他们有多么不容易。
他自然而然地感到物伤其类。
其二,许化迟是懂行识货之人,眼光长远,对这批书画的升值空间非常看好。
许化迟本身精于鉴赏,沉迷收藏书画作品,如果放过这样一批精品会后悔一辈子。
其三,他很自信,有常人不具备的巨大魄力。
斥资天价购买一堆无人敢接手的作品,需要他有超乎寻常的勇气。不出十年,许化迟前半生最大的一笔投资就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按照购买的总价计算,9000多件作品平均每件价值20多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藏品增值百倍、千倍、万倍。
例如,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于2011年成交价格是4.25亿人民币。
李可染《万山红遍》于2012年拍卖成交,价格是2.9亿人民币。
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起许化迟其人,总是津津乐道于1983年收购的这批作品价值几何。
抛开作品的估值不谈,就艺术价值本身来说,其中的很多作品是无价的。许化迟先生将它们妥善收藏,没有让这些艺术珍品流散,是有很大贡献的。
结语
如今,许化迟身上拥有诸多头衔和光环:国画家、鉴定家、收藏家,院长、馆长……
2001年,父亲的和平画店已经在他手里发展壮大成为“北京和平艺苑”,在这里,他继承乃父遗风,汇聚了海内文化名流,让其成为声名远播的高端文化沙龙。
人们都说:时势造英雄,而笔者以为,时势只是涌动起浪潮,而人物自身的胆魄和能力才是根本的内在原因。
许化迟先生正是这样一位能力、胆魄与眼光俱佳的时代弄潮儿。